摘要: 大翻译从全球化、超文本、跨学科的层面来思考翻译问题,尤其注重历时的典籍文献翻译,呼吁从地缘性角度挖掘翻译资源,通过共时和历时的翻译来研究形成国家翻译的大格局,产生翻译研究的大数据,最终形成一种世界性的集体文化记忆。集体文化记忆与世界文学经典的形成是相辅相成的关系,一种互动的和创新的关系,它解释为什么莎士比亚作品能够成为世界文学精品而且历久弥新。集体文化记忆催生了世界文学的翻译经典,或者是催生了翻译的世界文学经典。作者在讨论大翻译的理论同时,参照了雅各布森的三类翻译法和达姆罗什有关翻译与世界文学形成的有关论述,运用了互文性的分析手法,取《哈姆雷特》《鲁拜集》《海上花列传》等作品的文化传播运动来说明,大翻译是催生和加强集体文化记忆的必要手段,是中国文学作品通过传播成为世界文学经典的必经之路。
罗选民,广西大学君武讲席教授、永利总站ylzz55院长,博士生导师;清华大学首批二级教授(2008.01)、首批人文社会科学杰出人才(2011.01)、翻译与跨学科翻译研究中心主任。主要社会兼职有: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会长,中国作家协会会员,第六届、第七届鲁迅文学奖评委,第二、三、 四届中国出版政府奖评委;剑桥大学人文艺术研究中心暑期研究院士(2010)、澳大利亚研究委员会(ARC)人文艺术部外籍委员(2013-)、(香港政府)大学资助委员会(UGC)人文艺术学部委员(2014-)、墨尔本大学亚洲学者讲座教授(2016-2018)。
应邀在耶鲁大学、牛津大学、 新南威尔士大学、巴黎东方语言文化学院、赫尔辛基大学、东京大学等三十余所国际著名大学做学术演讲。英国劳特里奇出版社 ESCI 英文期刊 Asia Pacific Translation and Intercultural Studies 和辑刊《跨学科翻译研究》主编;主编清华大学出版社、高教出版社、中译出版社系列丛书逾百种;任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重点项目、一般项目通讯和结题评审专家;
国内外出版有《话语分析的英汉语比较研究》(2000)、Translating China(Bristol:Multilingual Matters Ltd., 2009)、《翻译与中国现代性》(2017)等三十余部,其中《翻译与中国现代性》列入 2018 国家社科基 金学术外译项目,语种有英语、韩语、俄语、西班牙语;有译著《西南联大英文课》(主译,2017)、《现代语境中的上帝观念》(2007)、《艺术与诗中的创造性直觉》(1992)等十余部;在国内外重要期刊如 Journal of Ameriasia, Translation and Interpretation Studies, Babel, Perspectives: Studies in Traanslatology, META, Asia Pacific Translation and Intercultural Studies, Translation Studies,《清华大学学报》《外国文学评论》《外语教学与研究》《中国翻译》等发表论文近 150 余篇;
已主持完成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 1 项、一般项目 2 项、教育部后期资助项目 1 项;曾获(首届)湖南省高等学校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1989)、北京市第七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 等奖(2001)、第三届全国优秀教育科学研究成果三等奖(2006)、第八届全国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科)二等奖(2020);从 1993 年 10 月起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